1,019 次浏览

今天政治课讨论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

同样今天下午像往常一样去玉泉上政治课,不过因为走得有些晚,所以赶得有些仓促。不过还是下午1点多一点就到了教室。每一次课就讨论一个方面的问题,今天讨论的是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主要是以浙大的教育改革为例来说明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口号,那么这个口号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呢?这个口号最早起源于2003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为加快经济增长,中央提出了拉动内需的决策,其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从1998年到2002年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期,甚至一度社会上存在教育产业化的说法,当然教育主管部门从来没有支持过教育产业化的说法。大学生的毛入学率大大提高了,今年已经达到了40%的比率。招生人数不断扩张,从1999年中央支持教育部门大力扩招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了成倍的增长。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在短短的五年当中差不多就翻了两番,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都没有。由于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校加大了基础建设,校园面积不断扩大,可以说这是数量上的扩张和总量的扩大。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国家教育投资有限,基础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从哪里来,很多高校陷入了经济困境。作为全民事业单位性质的高等学校,筹集资金的唯一方式就是向银行贷款进行校园的扩建,大批高校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负债。最典型的例子要属吉林大学了,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大家一定知道一些的,我这里就不细说了。再就是教育质量的问题,扩招后如何保证教育质量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排除有些地区发展过快,或者是新建的院校在师资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才能适应这方面的需要。

在数量扩张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界反思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中心,从前些年规模的扩招,要从质量上提高。原来教育部以前是规模上的扩张转到质量上的扩张,这是健康教育上非常重要的举措。 

接着我们看了一份“张曦书记杨卫校长在2007年暑期务虚会议上的讲话”的文件,包括党委书记张曦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坚定不移地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在2007年暑期务虚会议上的讲话”和校长杨卫的“浅议一流大学建设——在浙江大学2007年暑期务虚会议上的讲话”两部分内容。这里主要谈到了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要做的各方面的努力和要求,学校进行的相应的制度改革。

上个世纪80年代清华和老浙大作为全国高校的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自从“六四”事件以后改革试点取消。老浙大保留了原有的传统,特别是在路甬祥当校长的时期为使得学校的生产效率最高,实行了所谓的“工分制”,用路甬祥的话概括就是“要用考核农民的办法对待知识分子”。其中的焦点问题就是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人事制度的改革。所谓的“末位淘汰”由于行不通(和国家人事部的相关政策冲突),所以从2003年开始学校实行了新的用人政策,即“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全校的教师按照校领导的说法分成3部分人:1/3部分是可以的,他们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1/3部分是不行的,但是却赶不走的;1/3部分是危险的,但可以赶走的人。新人在进来时要和学校签定合同,2年内必须要晋升到副高,否则将解除劳动合同,因为他们是可以赶走的;老人因为赶不走,所以只好按老办法执行。

杨卫校长的讲话中主要提到了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建设成为世界的一流大学。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的目标是力争在建校120周年前后,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关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丁学良教授的专著《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一书中谈得很客观。关于此书的详细讨论可以参看新浪教育对什么是一流大学的讨论,地址是http://edu.sina.com.cn/focus/reform/index.html。按照杨校长的观点,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三大要素。世界一流大学在硬实力方面,硬件上要有大楼(space),软件上要有一流的学者(scholars),也就是大师,而在软实力方面应有独特的大学精神(spirit)。在谈到大学精神时,他提出大学精神包含几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应该有全校认可的、全社会熟知的办学理念。求是创新精神就是全校认可的多年来形成的精神传统,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时可能也是最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课堂上也花了很多的时间来探讨这一问题。

上面也提到了人事制度改革,当然既然是改革,肯定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1998年四校合并时,老浙大的“工分制”执行到所有的原先四所学校,由于有人不满改革,选择离开的大有人在。当时的老杭大整个一个“日本文化研究所”12人整体搬家到了现在的浙江工商大学。其他几个学校也不同程度地离开了不少教师。据统计,当时的四校合并时总的专职教师有5000左右,合并后几年内的人数骤降到现在的3500人左右,可见减少的人除了退休的很大一部分是离开了。在学校的规划中,2008年后的连续3年每年新进教师100人,而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这就意味着上面提到的最后1/3人中每年就会淘汰100人左右。因为这一政策,使得老师都很紧张。教师在申请职称时还要同时申请岗位,你在这一岗位上的预期做法和成果等。按照上课时老师的比方,就是你既然占了“茅坑”就应该“拉屎”,而且你“拉屎”的多少跟你的工资收入直接挂钩。当然从工资薪金的角度来看,据统计,浙大的教授工资在所有在杭高校中排在了倒数第二的位置,有人就反问世界一流的大学的教师的收入是否也是世界一流的呢?从校长的报告中可以看到,还有更重要的大学精神。老师在课堂上称这就是学校给你发的“求是”货币,是精神货币,不是人民币,但却可以转化为人民币。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工资收入少但大多数教师还是选择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我个人认为这还跟很多因素有关,毕竟这不是真正的人民币。比方说不同专业、不同的人,你能否用,怎样才能用好,都是有所区别的。不管怎么说,学校的这一政策是有成效的。不过却不适用于北大和清华,这里面的重要原因是后面两个学校跟其他高校层次上已经拉开很大,他们的教授权威性很大,教授会不能通过,学校的政策就不能实施。

欢迎光临我的空间

Copyright(C) 2007 summersnow’s spaces.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